7.48亿说买就买!核药巨头版图持续扩大!
2024-08-01 14:52:06
在医药界颇为低调、通过并购不断扩张的中国远大集团旗下公司,近日频频出手,买入相关医药资产。
7月17日晚,港股上市公司远大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分别完成了对天津田边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田边),以及南昌百济制药有限公司和江西百安百煜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两者简称合为百济制药)100%股权的变更登记,这将进一步深化其在心脑血管急救板块和呼吸及危重症板块的产业布局。
根据公告,远大医药与天津田边的少数股东达成了收购协定(第二次收购协定),连同第一次收购协定,远大医药累计以约4.88亿元人民币的代价收购了天津田边的100%股权,并于近日完成了股权变更登记。至此,天津田边已成为远大医药(中国)的全资子公司。
同时,远大医药附属公司远大九和以约2.6亿元人民币收购了百济制药100%的股权,并获得其技术领先的鼻喷制剂平台。此次收购是本集团呼吸及危重症板块的一次重大布局,百济制药的产品将会与本集团Ryaltris®复方鼻喷剂形成产品组合,全面满足轻、中、重度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用药需求,同时将进一步完善本集团呼吸领域吸入性制剂平台的建设。
至此,以7.48亿的总金额,远大医药将两家药企收入囊中,继续重押心脑血管和呼吸领域。
远大医药7月17日晚公告,近日公司与天津田边的少数股东达成了收购协定(第二次收购协定),连同第一次收购协定,附属公司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累计以约4.88亿元的代价收购了天津田边100%股权,并于近日完成了股权变更登记。
远大医药所称的“天津田边的少数股东”,为天津市国资委旗下的A股上市公司力生制药。此次远大医药以1.2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其持有的田边制药24.65%股权。在此之前的2023年12月,远大医药以约3.68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日本田边三菱制药株式会社(以下简称田边三菱)持有的天津田边75.35%的股权。
天津田边是田边三菱在中国的核心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心脑血管、内分泌代谢、胃肠道等慢性疾病领域高质量原研药品的生产与销售。
远大医药称,公司对天津田边剩余股权的收购,是远大医药在心脑血管急救板块的进一步深入布局。全面接手天津田边的业务后,公司将在资源上对其进行全面整合与升级,使其成为远大医药心脑血管急救板块新的业绩增长点。
而远大医药也可以通过天津田边,迅速进入慢性疾病市场,进而实现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领域从急抢救到慢性疾病管理、从注射制剂到口服制剂的全方位覆盖,扩充和完善远大医药心脑血管急救板块的产品组合。
远大医药在7月17日晚的公告中还披露,其附属公司北京远大九和药业有限公司近日以约2.6亿元收购了百济制药100%的股权,并获得其技术领先的鼻喷制剂平台。
此次收购是远大医药呼吸及危重症板块的一次重大布局,百济制药的产品将会与其Ryaltris®复方鼻喷剂形成产品组合,全面满足轻、中、重度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用药需求。
收购完成后,远大医药将成为中国治疗过敏性鼻炎产品管线最全的企业之一,并拥有国内技术领先的鼻喷制剂平台。
此前的7月14日晚,与远大医药同属中国远大集团的华东医药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中美华东与澳宗生物签订产品独家许可协议。
中美华东获得澳宗生物的TTYP01片(依达拉奉片)所有适应症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独家许可,包括开发、注册、生产及商业化权益。中美华东将向澳宗生物支付1亿元首付款,最高不超过11.85亿元的开发、注册及销售里程碑付款,以及分级最高达两位数的净销售额提成费。
资料显示,依达拉奉是脑保护领域的知名产品,巧合的是,其原研药由田边三菱研发生产,2001年在日本获批用于治疗脑卒中,2004年在国内获批上市。
远大医药和华东医药的控股股东都是中国远大集团,实际控制人为胡凯军。
中国远大集团官网显示,医药健康业务是其核心业务板块,由华东医药、远大医药、雷允上集团、远大生命科学集团组成,已经形成了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中药、化学药、生物药、医疗器械、医疗美容并举,国内和国际市场共同发展的医药健康业务模式。
其中,华东医药和远大医药分别在A股和H股上市,加上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远大控股,构成了资本市场上的“远大系”。雷允上则是始创于1734年的国家首批中华老字号,是四大药堂之一,国家绝密项目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者。
在国内医药健康领域,“远大系”颇为低调,其实控人胡凯军极少在媒体公开露面。不过,通过并购和资本运作,中国远大集团不断扩大其医药版图,涉及原料药、中间体、制剂、血液制品、核药、医疗器械等各个领域。
其中,远大医药的前身是武汉制药厂,主要生产化学原料药。2003年,中国远大集团收购武汉制药厂,之后完成借壳上市,更名为“远大医药”。
近年来,由于在核药领域的亮眼表现,远大医药被冠上核药“领头羊”的称号。的确,目前远大医药手握14款全球创新核药抗肿瘤产品,无论是管线完备度还是临床都领跑国内。同时,率先获批且商业化的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已经在2023年实现同比近300%的增长。
除了核药龙头地位以外,远大医药还通过“买买买”收购了30多家国内外企业,涉及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不同国家。
尤其是2015年后,公司基本保持着一年并购或参股一家海外医疗器械的速度。例如,2015年收购研产销心脑血管领域高端器械公司Cardinovum Gmbh,并成立合营公司珠海凯德诺;2017年入股投资加拿大Conavi Medical Inc,取得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血管内超声光学同步成像系统NOVASIGHT Hybrid™ System在大中华区的独家代理权;2022年以2500万欧元(约合1.79亿元人民币)认购德国放射性药物公司ITM的股份。
通过不断外延合作和投资并购,远大医药相继进入了肝癌、心血管高端器械、肿瘤免疫治疗、脓毒症治疗等领域,并已在全球范围内投入运营了5个研发技术平台和9个研发中心。公司旗下包括呼吸及重症抗感染板块、肿瘤板块、心脑血管急救板块、眼科板块、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板块、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高品质氨基酸板块,布局了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比利时等国家的一系列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创新药械产品。
远大医药目前形成了“制药科技、核药抗肿瘤诊疗科技、心血管精准介入诊疗科技”三大创新板块,累计共有133个在研项目、48个创新项目,分布于临床前到新药上市申请的不同阶段。其中,公司共有50多个产品在售,其中包括“瑞珠”“诺明”“杰奇”等眼科知名产品。
本次收购的主角之一百济制药虽然过去名声不显,但却是铁打的“实力派”。
尤其在产品管线层面,百济制药拥有国内领先的鼻喷制剂管线,包括已商业化的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已递交国内首仿上市申请的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以及目前正准备注册的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正如前文所述,这三款同名药物品种均为鼻炎领域TOP3畅销品种,并且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均为处方药和OTC双跨品种,市场潜力巨大。
同时,这三款药物尽管是仿制药管线,但竞争格局处于较好的阶段。据医药魔方数据库统计,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和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赛道目前分别有3家、2家和4家药企获得国内注册批文。
值得一提的是,百济制药的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是国内首仿,自从2004年进口原研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获批后,近20年来国内尚未仿制药再获批的消息。直至2023年11月,百济制药近10年时间潜心研制终于突破了所有的技术壁垒,同时获得了NMPA的认可。
这意味着,百济制药已经在鼻喷制剂领域的生产工艺、质量评价手段、装置选择及临床试验等方面经历了完整从源头到商业化的闭环体系。据悉,百济制药的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在全国共开设34家中心,招募664名受试者,18个月完成临床研究进行仿制药注册申报,拥有极高的申报效率。
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22年鼻用药物市场规模超过28亿,其中销量前3的通用名产品分别是莫米松、布地奈德以及氟替卡松,合计市场规模约20亿,占整个鼻用药物市场规模的71%,且2018-2022年复合增长率达9.5%,市场潜力巨大。
从此次远大医药的并购动作来看,除了以新药Ryaltris®瓜分过敏性鼻炎的市场“蛋糕”外,还希望通过收购百济制药获得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多款首仿药物,形成更完整的产品矩阵,吃下更大的“蛋糕”。
突破技术封锁的国产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前景光明,保守预计,其将会复制或超越仙琚制药糠酸莫米松的成长路径,快速抢占原研份额,成为5亿以上的稳定现金流品种。
而在心脑血管领域的收购依旧如此,作为远大医药的传统优势板块,无论是收购天津田边还是早前收购重庆多普泰医药,都是不断外延心脑血管板块的边界。
通过不断外延合作和投资并购,目前远大医药相继进入了肝癌、心血管高端器械、肿瘤免疫治疗、脓毒症治疗等领域,并已在全球范围内投入运营了5个研发技术平台和9个研发中心。
而这种收并购,对于拥有雄厚资金的远大医药来说,是吃下更多蛋糕的一条捷径——在自研之外不断通过BD拓展。据2023年财报,远大医药2023年实现全年收入约105.3亿港元,剔除汇率同比增长15.8%;毛利润约65.2亿港元,剔除汇率同比增长15.3%;正常化净利润约20.4亿港元,剔除汇率影响同比增长0.2%。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25亿(+31.6%),与归母净利润的比值为129%,现金流维持健康。
结 语
自成立之日起,远大集团就热衷于靠并购和资本运作不断扩大自身版图。一路走来,在医疗领域,其从原料药、中间体、制剂、血液制品、核药到医疗器械等各个领域均有涉及,成为国内少见的同时聚焦创新药及高端医疗器械的上市公司。
在看似没有章法、不按常理出牌的一系列并购的背后,体现了企业决策层具有前瞻性的发展眼光,远大医药正在通过积极践行不断向我们证明这条道路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