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也只是想活下去!
2024-08-01 16:14:46
在全球医药低迷的周期里,“裁员”成了阶段性常态。据Fierce Biotech数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已有63家国外生物药企进行裁员或公布了裁员计划。
从Biotech到MNC各有各的难,Biotech的裁员最主要原因是缺钱,直接导火索包括试验失败、新产品不及预期、现金流难以维系、大客户停止合作等;MNC裁员则更多是通过战略调整保持市场地位,有的是新冠业务消退的影响,有的是细分行业整体下行,也有自身管理的优化升级,对中层管理人员“动刀”。
8大MNC裁员升级
辉瑞:疫苗开发人员
2024年伊始,辉瑞率先开启裁员计划。1月4日,辉瑞宣布将位于纽约Pearl River的疫苗研发基地将裁员285人,预计于3月25日完成。
拜耳:管理协调人员
根据1月18日消息,拜耳公司制定了全面变革的计划,将在未来几个月开始裁员,预计裁员幅度较大,这个过程将持续至2025年。据悉,其推出新的运营模式“Dynamic Shared Ownership”(DSO),将通过新的组织架构实现运营业绩可持续改善。
拜耳宣布,正在全球范围内推出一种新的运营模式“Dynamic Shared Ownership”(DSO),该模式将减少管理层级、消除官僚主义、简化结构并加快决策流程。裁员计划将在未来几个月内迅速实施,最迟于2025年底完成。由于裁员主要针对管理协调人员,预计将造成德国集团总部的大幅裁员,但考虑到社会责任等原因,德国的裁员将延后一年至2026年底。
此前,拜耳CEO在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会议上,曾表示对公司管理层级冗余的严重不满,他在分拆拜耳三大业务的提议被拒绝后,将改革重点放到管理层的优化,如今数月内便推出新的运营模式。
山德士发言人表示,此次关闭是由于仿制药行业价格持续下跌,为了保持成本竞争力而做出的调整。去年12月,山德士将中国区业务整体出售,包括山德士中国商业化的产品管线以及短期至中期内将要上市的管线产品,也是通过业务收缩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业内人士表示,裁员决策反映出一个更广泛的行业趋势,即便业务部门表现强劲,企业也必须不断评估和预见未来的市场变化,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来维持市场地位和财务健康。
3月27日,百时美施贵宝(BMS)在一份通知中披露,公司将裁掉位于前Mirati Therapeutics总部的252名员工,这是BMS于1月23日完成的4.8亿美元收购的一部分。
去年10月8日,BMS和Mirati Therapeutics宣布,双方已达成最终合并协议,BMS同意以每股58美元的现金收购Mirati,总股本价值为48亿美元。
大型制药公司在并购后削减被收购公司的员工并不罕见。就在本月,GSK表示,在以20亿美元收购Bellus后,将与该公司的一些员工分道扬镳。
除了西海岸的裁员,BMS最近还宣布在新泽西州的劳伦斯维尔(Lawrenceville, New Jersey)裁员75人,该公司在那里运营研发和商业设施。
4月4日,由于其Humira(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Cyltezo在美国的销售额不及预期,勃林格殷格翰宣布将裁减部分销售人员。勃林格殷格翰尚未公布具体裁员人数,但表示计划削减面向客户的销售团队,转而过渡到混合销售模式,包括面对面(F2F)和虚拟经营。
据路透社报道,勃林格殷格翰改变销售方式的决定很大程度上是受药品福利管理公司的推动,这些公司将Humira保留在可报销的药物名单上。相对于勃林格殷格翰开发的 Cyltezo 等Humira生物类似药,患者大多更青睐品牌产品。
勃林格殷格翰全球拥有53000名员工,但他们并没有提供裁员人数的详细信息,据称受到影响的人数达到70人以上。勃林格殷格翰下岗的那些销售人员,并非败在他们的能力之上,而是输给了修美乐坚不可摧的市场占有率。
在美国市场上市二十年后,修美乐从2023年1月份开始陆续受到上市生物类似药的挑战。勃林格殷格翰的Cyltezo便是其中之一,而且是"特别的那个"。Cyltezo 是第一款获得"可互换性"头衔的修美乐生物类似药,无需医生许可即可在药房柜台替代修美乐,因此它比大多数其他生物类似药具有更好的竞争"段位"。
而在2024年3月,赛诺菲就已宣布将关闭位于英国的一处研发中心,该中心是通过之前的交易收购而得,将裁掉90个工作岗位。
值得注意的是,赛诺菲近期的裁员行动是CEO Paul Hudson此前宣布的计划的一部分,该公司计划成为“免疫学巨头”,为Dupixent失去独家经营权做准备。
2019年9月,Paul Hudson离开诺华加入赛诺菲接任CEO一职。此后不久,其便提出“开发首创药物或一流的药物和疫苗”的愿景,随后提出2020-2025五年战略——Play to Win(全力致胜),包括四大模块:聚焦增长、引领创新、提高效率以及重塑工作方式,该计划将发展重心转向肿瘤、罕见病业务,并组建特药、普药、疫苗三大核心全球事业部。
诺华:开发部门员工
诺华于4月9日透露,计划在未来两到三年内调整其全球研发部门。该计划要求在某些地区同时增加和减少职位,将在瑞士裁减约 440 个研发岗位,在美国最多裁减 240 个岗位。 诺华近两年正在经历一系列重大内部调整:整合制药和肿瘤业务,成立美国创新药部门和国际创新药部门,合并策略、研发投资组合战略和商务拓展三个部门。创建一个新的战略与增长业务部;最后合并技术运营部门和客户及技术解决方案部门,创建一个新的运营部门。最终,诺华将其业务规划为五个运营部门。 据诺华公司发言人称,目前其研发部门共有 12500 多名员工。该发言人补充道,诺华正在考虑将在全球范围内减少1%- 2%开发部门员工。诺华将继续把瑞士作为公司的全球研发总部,同时美国也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研发中心。 此次研发部门裁员是继两年前公布的大规模重组活动后诺华开展的第二轮大规模裁员活动,但诺华表示两者之间并无关联。
2月13日,联拓生物宣布将于3月18日左右自愿从纳斯达克退市,预计将于2027年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