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亏三年的百利天恒,一季度赚了50亿,股东人均赚290万
2024-08-01 16:53:12
4月26日晚,科创板上市Biotech公司百利天恒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及2023年年报 年报数据显示,百利天恒在2021年-2023年曾连续亏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亏损1亿元、2.82亿元、7.8亿元。 在连续亏损3年后,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一举实现扭亏为盈,并且业绩数据达到了逆天级别:净利润超50亿元。 01 百利天恒:一周大涨15% 二级市场方面,百利天恒4月26日收盘涨超4%,最新市值为579亿元,拉长时间范围看,4月26日当周百利天恒涨超15%,总市值增加了89亿元,按照截至今年3月31日的3070户股东户数粗略估算,仅一周人均浮盈290万元。 截至4月26日收盘,百利天恒-U股价报144.44元/股,最新市值为579亿元。 具体来看,百利天恒一季报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54.62亿元,同比增长4325.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0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基本每股收益为12.48元。截至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为68.7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82.16%。 02 单笔收入,扭亏为盈 对于绝大部分国内Biotech企业来说,50亿元净利润都是一笔天文数字。 但是这家创新药企业,凭借一项大额的对外授权交易,直接单笔收入就做到了。 百利天恒表示,公司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净利润、总资产大幅增加,主要系收到百时美施贵宝(BMS)预付款所致。 百利天恒此前2023年12月披露的公告显示,2023年12月11日,百利天恒全资子公司SystImmune,Inc.与BMS就BL-B01D1(EGFR×HER3双抗ADC)项目达成独家许可与合作协议。 合作协议生效后,BMS将向SystImmune支付8亿美元的首付款,和最高达5亿美元的近期或有付款;达成开发、注册和销售里程碑后,SystImmune将获得最高可达71亿美元的额外付款;潜在总交易额最高可达84亿美元。 BL-B01D1是百利天恒84亿美元授权BMS的双抗ADC,是全球首款HER3/EGFR双抗ADC。产品设计是基于HER3/EGFR双抗SI-B001开发,采用酶切可裂解的linker,payload是TOP I,为百利天恒自主研发的喜树碱衍生物ED04,DAR值为8。从作用机制来讲,由于其特殊的结构特征,SI-B001并不会直接与HER3相结合,从而避免了分子对于维持正常生理功能靶点的抑制作用,药物的毒副作用低,有望带来更宽的治疗窗口。 目前BL-B01D1已获得CDE的4个临床批件。三线治疗鼻咽癌(CTR20233419)、二线治疗食管鳞癌(CTR20240775)、二线治疗hr+/her2-乳腺癌(NCT06343948)三项适应症处于三期临床阶段,另外还有一项与SI-B003双抗的联合用药处于临床阶段。 2023年ASCO大会上,百利天恒更新了BL-B01D1在鼻咽癌中的进展,经过至少1次疗效评估的鼻咽癌受试者共28例,客观缓解率(ORR)为53.6%,疾病控制率(DCR)为100%。 百利天恒称,此次与BMS的交易刷新了全球ADC类药物单品交易总价的纪录,也创下国内创新药License out交易的首付款及总交易额双项纪录,是首款成功出海的双抗ADC新药。公司已于2024年3月收到由BMS支付的8亿美元首付款。 03 关于百利天恒 百利天恒并不是一家年轻的公司,1996年成立,以仿制药起家。前身为百利药业,在创始人朱义的带领下,推出了首款销售大单品仿制药利巴韦林颗粒。 朱义的职业生涯也较为“魔幻”,本科学的无线电,后来是复旦大学生物物理硕士,川大企业金融博士。成立百利药业走仿制药路线后,带着销售队伍在一线拼杀。到了2003年底,百利药业的规模开始迅速增长,并组建了一支近400人的专业营销队伍。 2006年8月,百利天恒注册成立,彼时其产品版图包含了化药仿制药和中成药制剂板块。这一阶段,百利天恒让自己在医药行业争取到了一定地位,不过还没有谈“创新”之类的字眼。 2010年开始布局创新药研发,自2014年以来进入创新生物制药企业发展新阶段,确立了聚焦抗肿瘤创新抗体药物的长期战略。百利天恒立足国内,放眼全球,在中美两地均建立了研发中心,致力于全球化创新生物药研发。 公司拥有2大研发机构,分别是:西雅图免疫和百利药业/百利多特生物。 1、西雅图免疫< Systimmune > 2、百利药业< Baili Pharm>/百利多特生物< Baili-Bio> 04 研发管线和技术平台 百利天恒拥有16个抗肿瘤创新生物药,其中 9 个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7 个候选生物药已进入临床前药理、毒理等研究阶段。药物涵盖双/多特异性抗体、ADC 药物、融合蛋白等不同类型,聚焦于肿瘤治疗等领域,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胃癌、头颈鳞癌、结直肠癌、非霍奇金淋 巴瘤、脑胶质瘤等临床亟需解决的重大疾病。 其中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等上皮肿瘤的双特异性抗体 SI-B001 已进入 II 期临床试验,是全球范围内基于 HER3 靶点进展最快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治疗 COVID-19 新冠病毒的融 合蛋白药物 SI-F019,已完成 I 期临床研究,其对突变的病毒株拥有潜在的治疗和预防作用。四特异性抗体 GNC-038、GNC-039、GNC-035 已进入 I 期临床试验,是全球前 3 个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四特异性抗体,未来拟探索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全球其他企业都尚处于早期的临床前探索阶段。进入 I 期临床试验的双抗 ADC 药物 BL-B01D1 是全球第三个,中国首个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靶向双靶点的双抗 ADC 候选药物。 百利天恒从2014年以来打造了多抗和 ADC平台,目前在研项目16个,其中8个多抗、7个ADC。核心产品EGFR/HER3双抗SI-B001在一系列PD1经治的适应症中数据优异、已经启动肺癌3期。BL-B01D1为 EGFR/HER3 ADC,在奥希替尼耐药的患者中达到了 87.5%的ORR预计将在2023年启动注册研究。 百利天恒拥有创新生物药相关的四大核心技术平台,基于平台技术公司可随着科学界新靶点、新药理机制及具有潜在成药性分子的不断发现,迅速且及时的推出候选创新生物药进入临床前和临床研究。 结语 行业分析认为绝对差异化的产品策略是百利天恒胜出的关键:在市场聚焦双抗的时候,百利天恒直攻四抗;别人卷ADC靶点、适应证时,百利天恒踏入尚处于早期探索阶段的双抗ADC领域;当双抗ADC先驱因临床数据不达预期而股价数次暴跌时,百利天恒选择HER3这个还没有产品上市的靶点,推出具备全球自主知识产权的双抗ADC,而且核心数据还很不错,临床进展也较为迅速,因此得以在热门领域抢占先机。 门道考究、有相对独特的设计、直冲FIC产品的百利天恒,已经证明了其差异化价值,这也是为何他被资本市场和MNC看重的核心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