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盘价0.36美元!ADC梦碎,Biotech遭资本彻底放弃
2025-08-13 17:59:24
“每股0.36美元”,这或许不是一个医药股应有的估值,但却成为Elevation Oncology这段资本市场旅程的最终句号。
本周一,这家曾因聚焦CLDN18.2靶点而吸引关注的公司,宣布接受Concentra Biosciences(Tang Capital旗下)的收购邀约。表面看是并购,实则是“有序清盘”——超低价格收购,外加一份附带条件的或有价值权(CVR),需满足特定触发才能兑现。Elevation董事会已拍板同意,交易预计7月完成。若无意外,这场短暂且令人唏嘘的IPO旅程将就此落幕。
这是一个小型Biotech的退场故事,也是一段靶点神话从高光到幻灭的缩影。
Elevation Oncology最初的希望,全押在一个彼时炙手可热的靶点——CLDN18.2上。
作为紧密连接蛋白家族成员之一,CLDN18.2在胃癌、胰腺癌等消化系统肿瘤中呈高表达,兼具成药性与差异性,迅速成为资本与药企竞逐的焦点。
Elevation的管线主力EO-3021,正是一款CLDN18.2 ADC,于2022年7月从石药集团引进,交易金额高达11.68亿美元(含2700万美元首付款及最高10.2亿美元的销售里程碑金)。根据协议,Elevation获得大中华区以外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石药子公司巨石生物保留国内权益。
在石药方面,EO-3021(原SYSA1801)已在国内启动用于胃癌和胰腺癌的I期临床(NCT05009966);Elevation则在美国与日本开展针对胃癌、食管癌、胰腺癌等适应症的I期临床(NCT05980416)。
这款ADC最初被寄予厚望。其临床前数据显示出良好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且曾两次获得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然而,2024年8月初公布的临床一期早期数据,却让市场泼了一盆冷水。
Elevation披露,在表达Claudin18.2(IHC 2+/3+ ≥20%)的7例患者中,ORR为42.8%(3例PR,1例在数据截止后确认),DCR为71.4%;而在低表达人群中(IHC 2+/3+ <20%),ORR为0%,DCR为50%。虽然耐受性整体良好(32例中无观察到MMAE相关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或周围神经病变),但也出现了剂量限制性毒性(DLT)案例。
数据一出,当日Elevation股价暴跌逾63%,反映出市场对疗效数据和资产价值的信心崩塌。
最终,在2025年3月20日Elevation宣布因在美国的1期临床数据未达预期,随即终止对该管线的开发,退还给原研企业。
在放弃EO-3021后,Elevation仅剩一个产品:EO-1022,一款靶向HER3的ADC。
HER3曾被认为是EGFR家族中“功能最弱”的成员,但近年来逐渐被发现其在肿瘤耐药中的关键作用,引发新一轮关注。Elevation依托Synaffix的ADC平台构建EO-1022,并计划2026年提交IND。
但在AZ与第一三共合作的patritumab deruxtecan已进入III期、具备明确临床优势背景下,Elevation的节奏显得太慢。即便该资产具有潜力,也难以支撑公司独立运作的价值。
最终,这个“或许还有未来”的项目,也被纳入CVR协议之中,与Elevation一起“打包出清”。
虽然研发遇挫,Elevation账面依然有超2600万美元现金。这成为激进投资者BML Capital出手的导火索。
2025年4月16日,BML公开致信公司管理层,要求立刻终止研发、启动资产清算,并返还剩余现金。
不久,Tang Capital旗下的Concentra Biosciences出手收购。并购条款明确规定:交易完成时Elevation的净现金不得低于2640万美元,股东将获得一项附带时间限制的或有价值权(CVR)。若未来EO-1022实现交易并产生收益,原股东有权分享其中的80%。
这一模式早已不是首次——文明、有序、理性,资本说服创始人“请你下车”,腾出资源去赌更具确定性的项目。
Elevation并非孤例。仅过去数月,iTeos、Third Harmonic Bio等陆续宣布战略清算;而Pliant、Essa、Acelyrin等,则因“账上有钱但项目没人接盘”,被市场视为“躺平”。
Concentra Biosciences也早已成为“Biotech清道夫”角色的专业户,先后收购Allakos、Jounce、Kronos Bio等拥有“现金壳+未竟项目”的公司,通过并购重组重新盘活资源。
这些公司未必没有技术或潜力,只是处在当下这个募资难、估值挤水、投资回报期延长的周期中,不再被容忍“等待兑现”。
Elevation,只是最早被冲上海岸的一具“资本遗骸”。
Elevation的故事并非个例。在方向选择上,它聚焦的CLDN18.2与HER3仍具研发潜力;但节奏偏慢、数据未达预期,加上资本周期收紧,最终难以支撑独立运作。
在当前募资困难、退出路径受限的背景下,市场对“等待兑现”的耐心明显下降。类似的Biotech公司并不少见,它们技术未必失败,但已难以获得资源继续验证。
Elevation的退场,更多是对估值效率与资源配置的理性回应。